绿色供应链
在诸多污染排放源中,源自工业企业的污染排放量特别突出,钢铁、水泥等产品的生产是造成碳排放、环境污染的一大主因。据专业机构的研究,以京津冀地区为例,一次PM2.5排放分担率中,工业企业排放超过50%,其中钢铁和水泥企业排放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尘分别占工业排放的18%、39%、15%。
2016年6月5日,阿拉善SEE、中城联盟、全联房地产商会、朗诗集团和万科集团共同发起房地产行业绿色供应链行动,致力于通过绿色采购,推动钢铁、水泥、铝合金及木材等行业供应商改善环境表现,促进可持续发展。截止到2016年12月,71家地产企业加入该行动,这些企业在2015年销售额近1.3万亿人民币,约占行业总规模15%左右,涉及到产业链的相关企业达2千家以上。这是国际范围内第一次如此大规模的以基于市场机制开展的行业减排的有益探索,更是中国企业积极响应中国政府履行“巴黎协定”、推动全球减排所采取的切实行动。截至 2017 年年底,共有 89 家房地产企业加入该行动。
目标
- 减少行业整体产业链上的碳排放和污染物排放
- 提高企业和全行业的整体环境管理能力,识别和规避环境风险,促进可持续发展
- 推动政府相关政策制定,并为政策制定提供来自产业界的实践参考和建议
机制
“绿色供应链行动”以房地产企业及其供应商为行动主体,依据行业和企业具体发展情况选择不同产品品类推行绿色采购。第三方独立机构如NGO、检测认证机构提供技术支持,同时,由共同发起方组成的“推进委员会”以及由所参与企业组成的工作组负责协调和资源整合。

多方协同
【推动者】地产企业:梳理自身供应商,向工作组、第三方独立机构提供总的供应商名单;沟通、督促供应商完成项目要求,实施整改方案;在采购、招标政策中纳入环境评估因素。
【行动者】供应商:一级供应商,与地产商合作,梳理下一级供应商名单;在采购、招标时中考虑环境评估因素。二、三级供应商,按项目要求积极整改;向第三方独立机构积极反馈行动进度。
【评估者】第三方独立机构:识别、评估供应商环境状况,向各方反馈评估结果;向委员会和工作组定期反馈供应商执行情况。
【协调者】委员会、工作组:协调项目实施进度和方向;审核、监督地产企业实施进度;发挥联盟影响,督促供应商整改。
产品推动
根据环境影响状况、项目可操作性等因素,“绿色供应链行动”选择和界定具体实施的产品品类,如钢铁、水泥、铝合金等;加入该行动的地产企业根据自身经营情况和发展战略选择至少一类产品,并根据不同产品品类的实施细则进行落实。先期共针对4组产品品类进行环境要求:重污染排放控制(钢材、水泥)、铝合金无铬钝化、木材来源合法化(地板)、室内装饰人造板及其制品甲醛控制。未来,将逐步扩大产品品类,扩大绿色供应链行动的覆盖范围。
产出
主要包含四个方面: 制定《中国房地产行业绿色供应链采购标准白皮书》;建立供应商环境管理机制(“采购名单”制);搭建行业环境信息公开平台;推动相关政策完善。
目前进展
- 制定《中国房地产行业绿色供应链采购标准白皮书》
- 房地产企业修订相关的招标、采购合同,将绿色采购标准纳入供应商的招标和评估等环节,将供应商的环境表现作为筛选标准之一
- 根据供应商环境表现和整改状况,形成初步的达标供应商名单即“白名单”,及时追踪供应商整改进度,对白名单进行动态管理。
- 除房地产行业之外,通过资助IPE(公共环境研究中心),对包括IT、纺织、日化、食品饮料、汽车、皮革、纸业、啤酒在内的八个行业开展环境信息公开指数(CITI)评价,涉及 100多个品牌,总计推动了1800余个供应商整改。
未来行动
建立绿色供应链信息平台,开发环境管理工具,由第三方管理,定期披露供应商碳排放及相关环境信息
共享不达标供应商和推荐供应商信息,定期形成和发布绿色采购“白名单”
降低地产商和供应商环境风险
在节能减排、环保控制目标下,挖掘企业节能减排潜力,提升环境表现
不断扩大绿色采购清单,如玻璃、石材等品类
吸引更多企业加入,实现更大规模环境效益
将绿色供应链行动扩展到如日化、IT业等其他行业中
以产业实践经验促进相关政策制定
房地产绿链行动网站: www.cur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