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绿家 > 资讯 > 团队动态
团队动态

小象君:守护动物星球,我们需要听到你的声音!

2021/2/2 15:51:16

                 

图片

张静

小象君创始人

2019年华北创绿家伙伴


前言:

纯远程办公、成员在世界各地……在众多关注自然、动物与环境的机构中,这家机构的发展道路有些与众不同。2019年的创绿家伙伴小象君,是一个供青年人发声的平台,也是一个为青年人赋能的机构。“理性、深度、有趣、有爱”,是出现在他们每一篇文章篇首的口号。小象君的出现,为保护行业的从业者和大众提供了全面、科学地了解动物保护各个议题的窗口。由了解到行动,他们也一直在鼓励青年人将自然保护作为职业选择。创绿家项目的资助,帮助他们调整团队、探索更多为行业赋能的可能性。


2020年,小象君招新,招募推文题目写着:“珍惜每一次发声的机会。”


这是小象君创立的初衷:为无法发声者发声。2015年夏天,在大洋彼岸的另一端,美国帝国大厦亮起了一组名为Cecil the Lion的灯光展,悼念因竞技狩猎而死在枪下的狮王Cecil。伴随着一组又一组濒危野生动物图片,和上千纽约客一样驻足荧幕前的张静,内心再次被这些画面点燃,因此也有了最初的“小象君”团队。


Cecil the Lion的灯光展


最初的小象君团队已经展现出后来最为显著的特征。团队成员6人,在北美不同的城市学习,有学习保护生物学的,在大学辅修动物研究(包括动物伦理)的、在实验室研究微生物的,也有背景看似毫不相干的金融、会计专业的。大家关注的议题也各有侧重,分化出“野生动物保护/自然保护”、“伴侣动物”、“动物权利/动物福利”、“纯素生活”的专栏内容。


兽医背景的小象君主笔周羊羊(右一)与救助的野生动物


小象君作者王玮亦在野外参与鸟类调查研究


这在动物保护圈并不多见。许多人对动物保护的认知是碎片化的:有人认为只有“保护动物”、濒危物种才值得保护,有人认为动物保护者是“萌宠保护者”,更多人对“农场动物福利”、“实验动物”、“表演动物”等议题闻所未闻。在公众号刚刚兴起的那几年,小象君凭借成员的专业背景和国际视角,为国内输入关于“动物保护”的新鲜讯息。这是一个信息站,也成为一个表达的出口——彼时,国内关于动物保护的年轻声音并不多见,小象君像一个小小的灯塔,发着微弱的光,逐渐吸引到更多的年轻人,由读者转变为创作者,将小象君作为他们为动物发声的平台。


小象君曾受邀在澎湃、人与自然、中华环境众多一线传媒发表文章。图为发表在《艺术商业》20年三月刊的科普文章


我们要发出什么样的声音?在意见出现分歧的时候,应如何发出声音?这种困境并不显见,无论是自然保护、野生动物保护,还是流浪动物救助,或是关于动物权益的讨论,都存在不同的理论和实践路径。


“鹰匠联盟”就是其中一个例子——传统的养鹰人群体中通过“鹰猎”手段捕获猛禽将其训练为玩物,驯鹰手段不乏残忍。鹰匠联盟的发起人鹿纹在玩鹰人数量众多的情况下,选择与传统鹰猎人深入交流、合作,通过“养鹰+保护”的方式,将原本“玩鹰”的群体,培育为具有正确保育观念、能够参与猛禽救助并帮助救助个体回归野外的鹰匠。


这种方式饱受争议。鹰匠联盟常被诟病为“以救助为借口玩鹰”,而鹰匠联盟则认为在救助和私养间存在明确的界限——即是否将鹰放归,他们认为这是动员公众参与的最佳方式。小象君在接触过鹰匠后,选择邀请鹿纹老师进行分享,并将其观点整理成文(《中华鹰匠 | 虽修非常道,但行正义事》)。这是我们面对争议采取的态度:一切以尊重自然和动物为起点、符合科学的实践,我们都认为值得被看到。就像文中的最后一句话:“至于孰是孰非,恐怕只有被鹰匠救下的猛禽可以定夺。”


在其他的争议性话题上也是如此。环境保护、动物保护是出现不久的概念,不仅仅是科学问题,亦是公共政策问题、伦理问题。作为一个相对新兴的领域,许多实践需要时间验证,也需要多维的视角,在实践中不断修正。即使是小象君内部也有不同的立场和声音,但我们更愿意看到的不是对立,不是选择立场,而是求同存异,让一切理性的观点都有表达的空间。


“表达”的下一步是“行动”。随着最初的成员毕业、走入社会,经历了几次招新,小象君不断地向外拓展,积累自身的资源网络,同时我们也渴望能够走入中国的自然/动物保护更为核心的地带,推动真实的改变。


我们仍然在热点事件上发声,希望能够引起讨论和认知的改变(《杭州禁养田园犬》《亚马逊大火》);开始介入倡导,希望能够影响读者身体力行(《一周零塑料挑战》);支持国内的一线救助人和环保实践(《鸢飞戾天,鱼跃于川 | 为爱鸟胖哥寻100为月捐人》《你们书读那么高,为什么要来搞垃圾?》);了解中国实际的农场动物福利水平(《既要吃猪肉,又要猪过得好?这并不矛盾》);关注立法进程(《动物福利立法呼声又起》)……


在文章内容与真实的中国越来越多地建立联系之余,小象君不断地思考:我们的优势到底是什么?我们还能做什么?


捕捉到年轻人在职业发展上的迷茫,小象君在书写保护者的故事(“100个人的动物星球”)之余,自2017年起零星地举办行业交流的活动,希望能够让更多年轻人跳出专业和思维框架的桎梏,看到参与自然保护的多样的可能性。


澳大利亚著名哲学家、《动物解放》作者彼得辛格访华期间接受了小象君的采访(采访见链接:https://bit.ly/34SmsmV) © 湖岸出版


“为行业培育人才”,这个想法开始出现、不断清晰,最终有了2019年申请创绿家资助的想法。


2019年,小象君成为了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创绿家伙伴。在创绿家的资助期间,小象君调整了团队架构和运营模式。在架构方面,团队开始有了固定的兼职人员,负责行政、人力支持和教务运营。业务方面,设计和开展了12场保护职业分享会,邀请了自然保护科学家、本土和国际NGO工作者、青年教授、可持续发展咨询师、自然摄影师、科技创业者等工作在保护的不同领域的行动者,与大家分享选择职业的初心、经历的迷茫与困惑,以及这份职业带给自己的思考和视野。


新冠疫情让更多人意识到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不仅国家与国家之间、人与人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动物、人类和环境更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2020年夏天,小象君推出了国内首个“同一个健康”主题的线上课程,邀请国内外十余位来自公共健康、畜牧食品安全、野生动物保护等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为学员分享行业最新动态、研究成果,提供思考的框架。课程一共招募了150多名付费学员,同时为60多名来自不同自然保护机构的公益伙伴提供了免费学习机会,课程收入将会用于支持之后的自然保护人才培育工作。


 部分“同一个健康”线上课程导师


我们还能做什么?这将是我们将不断叩问自身的问题。毫无疑问的是,我们希望撬动变革——而启迪、赋能更多青年人走入自然保护和动物保护的领域,是其中可能的一条路径。希望在不远的将来,世界将看到中国年轻一代的保护力量。


往期精华文章:https://bit.ly/34OPpQG

100个动物星球人物访谈:https://bit.ly/3aR1j0i

往期人才培育项目:https://bit.ly/3htCbOn

英文网站:https://animaldialogue.org


图片

张静:小象君创始人,波士顿大学博士生,麻省理工硕士,研究兴趣为微生物生态和合成生物,科研成果曾多次发表在《自然》子刊。


图片

张梓琳:小象君作者/编辑,17年加入小象君。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工作硕士,曾在可持续发展咨询公司工作,关注农场动物及动物保护立法。

图片


凤羽桐:小象君人才培育助理,杜克大学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