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绿家 > 资讯 > 团队动态
团队动态

北京城市副中心爱鸟会丨当秘密被撞破,100多位鸟友如何守护北京大鸨?

2023/1/9 15:36:13

  北京城市副中心爱鸟会 

在北京市通州区,一群鸟类爱好者发现,随着城市中的绿地越来越多,野生鸟类的栖身之地却在减少,鸟类多样性正在急速下滑。

2020年,几位有志者决心为此成立一个组织,为营造“人鸟共生”的新城市出份力,这家组织就是“北京城市副中心爱鸟会”(以下简称“副中心爱鸟会”)。

45岁的通州人大好(本名郝建国)是“副中心爱鸟会”的发起人之一,从2013年开始观鸟,他在北京地区观察记录到的鸟类已超过400种,被圈内人评价为北京跑得最勤快的鸟友之一。他惯于发掘本地区的鸟种,最常去的观鸟地点之一台湖镇水南村农田,在过去的两年中因为一群大鸨成为了公众关注的焦点,这也让“副中心爱鸟会”将守护大鸨和它们的越冬地当作工作的一项重点。


2017年底开始,随着北京市四大班子(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将办公地陆续迁至通州区,通州作为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建设开始加速。大好和朋友们明显感受到,通州鸟类的栖息地也在加速收窄。

2021年,“北京城市副中心爱鸟会“入选成为创绿家资助计划第十一季伙伴,他们看鸟、守鸟的经历,是中国众多一线鸟类保护队伍的缩影。

  ●  ●  ●  ●  ●  ●  ● 



大鸨、爱鸟会和护鸟人

北京有大鸨过冬。


这件事情曾经被当作“秘密”保守了4年之久。包括大好在内,知道这件事的鸟友们都保有一种默契,他们不向外宣扬,害怕知道的人越多,大鸨受到打扰的几率越大。


从1989年我国首次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起,大鸨就被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根据近年的全国同步鸟类调查数据,在我国境内越冬的大鸨普通亚种数量仅1600只左右,相较深受全世界人们喜爱的哺乳类“国宝”大熊猫数量更加稀少(最近的统计数据显示野生大熊猫数量约为1800只)。

2017 年 2 月 18 日,观鸟爱好者罗青青首次在北京水南村的农田里观测到一只大鸨,此后一年、再下一年,每到冬季,从孤身一鸟,到后来四只大鸨组成的小家族,这支始终不够壮大的小种群都会到这里住上一阵子。


没人知道在此之前,北京是否存在未知的大鸨的家,但至少眼下,这片仅有约1.5平方公里的农田和荒野,是目前北京地区唯一已知的大鸨稳定越冬地。

大鸨在北京通州水南村的农田中展翅 ©大好


秘密是在2021年2月被撞破的,一只受伤的大鸨被观鸟者目击,随即众多拍者慕名而来。带着“长枪短炮”聚集在这个曾经乏人问津的荒地里。如果不加以引导,数量如此庞大的人群给大鸨带来惊扰几乎是不可避免的事。

“副中心爱鸟会”成员羿健介绍,作为如今世界上最大的飞行鸟类之一,庞大的体型使得大鸨每一次起飞都需要像飞机一样在平地上助跑,也因此会消耗大量体力,相比于起飞成本更低的其他鸟类,大鸨需要更加警觉提前预知危险的到来。

过往研究表明,大鸨的惊飞距离约在300米-500米乃至更远。频繁的惊飞也会打扰大鸨的进食,“吃不饱饭”让它们的生存更加坎坷。

水南村的鸟群们被喜欢“恶趣味”的人驾驶越野车故意驱赶 拍摄:北京城市副中心爱鸟会


除了拍鸟者带来的惊扰,还有周边施工机械的噪音,载满货物的卡车所产生的噪音超过100Hz,在施工中的城市一角,这样的轰鸣一天不少于20次;防备天敌之外,也要警惕带着弹弓打鸟的偷猎分子;附近新的建筑工地会变成高新产业园、商圈、住宅,随时取代原有的土地,随之而来的还有城市里的流浪狗……

2022年1月,一只大鸨被发现带有开放性外伤,致伤原因未知,但安置在附近的红外摄像头曾经记录下前一晚有可疑人员带着手电筒和猎狗出现在农田里。这只大鸨最终救治无效死亡。

爱鸟会的志愿者们为死去的大鸨制作了遗像。拍摄:
北京城市副中心爱鸟会


为了保护大鸨在这片越冬地的安宁,区园林绿化局林政执法稽查大队、区公安分局森林公安大队、台湖镇政府等部门也相继增派人力支持大鸨栖息地的守护,在农田周围拉起了警戒线;台湖镇巡护队也派来车辆帮助集中清运垃圾。


大鸨住在通州的日子里,守护它们安稳过冬几乎就成了副中心爱鸟会的头等大事。爱鸟会的志愿者们组建了护鸟队,利用业余时间自愿填写值班表,每天两班倒,从日出到太阳落山,风雪无阻。

守鸨志愿者合影 守鸨志愿者供图


冬季的水南村寒风刺骨,即使裹着厚厚棉衣也难抵御,饼干、热水、跺脚成了大家公认的“三宝”。即便如此,排班值守的表格也几乎没有断过,许多人甚至更愿意在这里守满一天,因为觉得只待半天太不划算。午饭时间也是“能凑合就凑合”,从不远的小卖铺讨壶热水,再回在车上冲一碗泡面就是一顿护鸟人的午餐。


热心的吴大姐和张大姐年初刚做完手术,不久就争着把自己的名字又填上在了值班表上,伙伴们担心影响两位大姐术后恢复,只好偷偷把她们的名字抹去,再想方设法宽慰她们安心休养。不过即使已经有其他志愿者来此值守,两位大姐依然会经常到这里看看——“赖着不走”。


志愿者群逐渐从最初的20人,逐渐扩大到100多人。许多人最初只是来此地观鸟的普通市民,受到护鸟志愿者的启发,也自发加入到劝导队伍中。


从看鸟到守鸟,对爱鸟人们来说,面对这些生命已不止是单纯的好奇,更有了一种近乎于对待亲人、朋友的情感。


在水南村附近的野地,创绿家小助手捡到了“弹弓客”留下的钢珠,羿健老师告诉我们,这些“弹弓客”见什么打什么,但无论打到人、鸟还是物都是违法的



人的园林,而非鸟的乐园

因大鸨而备受关注的水南村,并非只是大鸨一种鸟类的家园。

守护大鸨的过程,也是护鸟人们在此不断补充鸟类记录的过程。

2022年3月的一片雪景中,志愿者们观测到15只国家一级保护鸟类白枕鹤降落在此地,不远处大鸨一家静静地趴在雪地中望着远道而来的邻居,这样的场景令大家感慨不已。

据北京城市副中心爱鸟会的记录,仅2021-2022年大鸨越冬季,水南村农田中便已有大鵟、普通鵟、猎隼、游隼、红隼、黑翅鸢、白尾鹞、雀鹰、长耳鸮、短耳鸮、纵纹腹小鸮、鸳鸯、灰鹤、白枕鹤、鸿雁、白额雁、云雀等17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停留、常驻的记录。副中心爱鸟会整理的《通州鸟类本底调查数据》显示,在18条调查路线中,水南村这片小小农田的鸟种丰富度长期保持在第二。

“云雀、铁爪鹀会结群在这里觅食,大鵟、普通鵟、游隼、灰背隼、白尾鹞、雀鹰等在此捕猎,捕猎后它们喜欢躲进农田西侧的树林里拔毛进食。”大好写道。

 “副中心爱鸟会”在通州大鸨越冬地附近张贴了《拍摄行为指南》,指南标注了大鸨主要活动的四个地块


为何会如此?这片农田本身或许就是问题的答案。

参照水南村大鸨越冬地的特征,爱鸟会总结出了如下规律:“要接近河流等水源,需要1.2-1.5平方公里的农田,可以由多块农田组成,每块农田至少需要400米至500米的纵深距离——有干净的水、充足的食物、开阔的视野。”

遗憾的是,通过查看卫星地图与实地走访,大好和伙伴们发现,通州区似乎已经没有第二块符合这种条件的农田地区了。

2020年这两只大鸨来到水南村的农田,度过了一个冬天 ©大好


那么通州正在建设的众多城市湿地公园能否成为鸟儿们的新家呢?伙伴们对此抱有期待,但更多的是放心不下。

许多野生动物保护者、研究者认为,目前已建成的大多数城市公园,在满足维护生物多样性需求方面是存在不足的。大好在一篇文章中论证道:

“公园很难有像水南村地区一般的复杂生境。在水南村,即使是树木稀疏的地方也有杨、榆、柳树等树种,更不用说林子较好的地方能够给动物提供不少食物的桑、构、酸枣树;距离树林不远的地方就是荒草地、农田,里面的草籽种子是鸟类最爱的口粮;还有沟渠和池塘,水鸟和鱼都可以在这里生生不息。

而一般的公园都是怎样呢?绿化肯定是最重要的,先整它一堆树,然后大家讲究山清水秀,有条河或有个池塘基本是所有公园的标配,讲究点的会在水边种上若干芦苇——这种地方的鸟不多,也就是一些喜鹊一些斑鸠一些山雀,甚至连麻雀都不一定特别多。至于大鸨这样对栖息地和食物要求较高的鸟类,大多数全是树的公园是满足不了它们的。

鸟类喜欢的生境 供图:大好



期待一种人鸟共生的自然

大好依然记得他年少时的通州,彼时城市的触角尚没能延伸到这里,北运河周边十公里,是大片的荒地、农田、沟渠、池塘、高低参差的不同草木以及栖息在其中的动物们,虽不够便捷,但富有生机。


黄越、顾燚芸、李雪珊、闻丞等人在2019年发表的《北京市平原区受胁鸟类栖息地识别和评价》中,对北京市平原区分布的 24 种受胁鸟类进行了“预测栖息地分布”与“实际保护区建立情况”的比对分析。结果表明,北京市的自然保护区多分布在山区,而受胁鸟类多栖息于平原,现有保护区无法有效保护它们的生存。

水南村的未来就在眼前。正在进行的规划中,水南村周边这片土地已经被纳入“嘉会湖湿地公园”范围内。

基于对鸟类栖息地的研判,2021年11月,北京城市副中心爱鸟会与猫盟CFCA联合向有关规划部门提交了
一份融合华北农田、疏林、湿地、草地等多种典型生境类型的概念建议方案
希望能够为湿地公园的建设提供更加多元的视角。


方案详情可戳:北京城市副中心,需要什么样的湿地公园?


今年1月,有关注环境保护的政协委员提交了
设立“
大鸨季节性保护小区
”的提案。

在申请创绿家资助计划时的一份文件中,副中心爱鸟会写道:

“长期以来该地区的生物多样性一直被忽视,随着城市建设的扩张,无论是鸟类的栖息地还是鸟类本身,种类和数量都在急剧减少。而北京市乃至全国目前都把生态建设放在较为优先考虑的发展地位,
我们经过
观察认为,北京平原地区依然拥有较多的绿地、公园、水体,具备重新恢复鸟类栖息地及种群的潜力这是爱鸟会希望去填补的空白,以及能够承担的社会责任。

这也是每个人都能参与其中的事业。


 参考文献 
黄越,顾燚芸,李雪珊,闻丞.北京市平原区受胁鸟类栖息地识别和评价 [J]. 风景园林,2019,26(1):32-36.